欢迎来到医学美容教育网,现在是

医学美容教育网

中国首家医学美容在线学习平台
致力于提供专业医学美容教育服务的网站

外耳再造设计的几种主要方法

日期:2014-12-25 09:52 来源:医学美容教育网 编辑:ZHY008

对于先天性耳缺失的求美者来说可以采用外耳再造的方式进行术后局部修整或耳垂转移,临床上应用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显著,但外耳再造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组织量得不足,因此需要在术前做好相关的术前设计,下面就来看看临床上如何充分利用扩张皮瓣进行外耳设计。

充分地利用扩张皮瓣,使再造耳组织充裕,可很好地维护耳的形态,同时也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皮瓣的收缩。扩张皮瓣在扩张器取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在进行手术设计时,再造耳廓的皮瓣面积应较再造耳的面积,在长、宽比例上均不能小于0.5 cm。即再造耳应较对侧耳略大再加皮瓣自然收缩的面积。

再造耳支架最好选择整块肋软骨整体雕刻,联接部分一定要牢固可靠,以便于术后形成有力支撑,尚可有对抗皮瓣收缩的作用。同时再造耳支架与残留耳软骨固定要可靠,以免因皮瓣收缩造成耳的移位。

方法一:在耳成形后以耳颅沟为中心形成多个放射状手术瘢痕,术后的收缩直接造成了耳颅夹角的缩窄和变浅,是此方法的不足,但在术中操作时较为简便,创伤较小。

方法二:多适用于发际缘较低,扩张后的皮瓣只能满足再造耳廓前面的需要,耳廓背面依靠颈、项部转移的皮瓣修复,供瓣区可利用已扩张的头皮滑行修复,但因头皮延伸至耳颅沟术后此部位清洁通风较差,易产生湿疹,应经常清洁,保持干燥。

方法三:瓣面积较为充足,位于外耳轮的转折线可根据再造耳前面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在外耳轮上、下两端可根据需要去除或不去除适量的上皮组织,给予皮瓣的收缩留有一定的余地。此方法将扩张的皮瓣充分利用,但在塑型包扎时,注意压力适度,以免造成耳后皮瓣的血供障碍。我们通常采用负压吸引轻压塑型的方法,效果较为满意。

无论是采用哪种设计方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考虑求美者的局部条件是否能满足设计的需要,不能轻易的认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同时在进行设计和操作时要充分利用求美者原有的残耳组织。

微信扫一扫
添加368医美教育网

扫一扫医学美容教育网微信二维码

医学美容在线学习平台